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  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        当前位置: Bet体育365验证提款 -> 新闻摘要

        一个展览缘何“引爆”诚信话题——新乡市“弘扬诚信·惩戒失信”建设成果展侧记

        发布时间:2016-03-22 10:57:50


               新乡市中级法院举行的“弘扬诚信·惩戒失信”诚信建设成果展,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。从3月15日开始,至20日结束,展览一直处于“爆棚”状态。据统计,6天展出共接待参观者1万余人。从市委书记到普通市民,都对展览给予了好评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  “诚信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优化发展环境、市场环境、金融环境的重要保障。”新乡市委书记舒庆看了展览后说,新乡市法院系统积极发挥司法裁判的引导作用,创新方式方法,在推进诚信建设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  “审判的公正与高效,是对人民群众最大的诚信。裁判的有效执行,胜过一打宣言!”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袁荷刚说,新乡两级法院充分发挥裁判对社会的指引评价作用,通过个案的审理、执行,肯定、鼓励诚信行为,制裁、约束失信行为,让诚信随司法实践而彰显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   展览中“惩戒失信,加大打击”板块展出的一起案例,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——原告李某与被告王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,法院判决王某偿还李某借款8万元。判决生效后王某拒不履行义务,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案件进入执行程序,经执行人员告知,王某仍拒不履行还款义务。法院依法将王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,并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。前不久王某因事外出需乘坐高铁,便到高铁站购票,被告知已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名单,不得乘坐高铁。王某欲转坐飞机,购票同样被拒,这才意识到出行受到了极大限制,随即到法院履行了还款义务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   市民刘建林告诉记者,诚信建设成果展对他触动很大。他说:“恪守诚信是做人的立身之本,展览让我深深认识到失信可能付出的代价。”

               2015年,新乡市两级法院加大信用惩戒力度,将9033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纳入全国数据库,限制失信人出境和高消费等活动,将400名失信人列入“黑名单”公开曝光。“老赖”们贷不了款、转不了账、中不了标、出不了境、上不了飞机……被执行人因上了失信人名单,纷纷到法院履行义务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   新乡市公、检、法三部门还联合下发《关于严厉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犯罪的意见》,实施司法拘留523人、追究刑事责任12人,其中345人迫于压力履行了义务。此外,新乡市还积极倡导诚信共建,市法院与市文明委、市质监局等12家单位联合建立了《新乡市诚信“红黑榜”发布制度》,目前已公布失信人名单1000多人次,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比例不断上升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  全国“两会”结束后,买世蕊、李根等新乡籍全国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回到新乡的第一站就是观看诚信建设成果展。“建设诚信社会关乎人民的福祉。”买世蕊说,新乡市两级法院将诚信贯穿于司法的全过程,保障每一起案件的公平正义,为建设诚信新乡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  据悉,接下来新乡中院还将与多家单位联合签署《新乡市“构建诚信、惩戒失信”合作备忘录》,建设多部门、跨地区、跨领域的信息联享、失信联惩大数据库。

        责任编辑:李    


        关闭窗口



        Copyright©2023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-2